烟台论坛-烟台社区

 找回密码
 点这里注册
查看: 43174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收起左侧

成忠臣:论中西绘画各方面的差异性

[复制链接]
     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0-12-25 10:47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 | 来自山东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点这里注册

x
中西绘画在思想内涵、哲学基础、美学观点和范畴上的差异,是深层次的差异。而在工具材料、形式外貌、表现技巧上的差异则是比较表面,比较明显的差异,但表面而明显的差异又往往影响深层次的差异,换句话说,深层次的差异又往往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。二者是不能脱节的。
△成忠臣作品(真材实料)
先讲工具材料上的差异:
中国画用的是宣纸、毛笔。宣纸分为熟宣和生宣,生宣薄而软,吸水性能特强,熟宣虽然比生宣厚实,但也不宜反复擦染,更不能像油画布那样结实、可刮。国画用毛笔,有羊毫狼毫之分,毛笔圆头毫长,画起画来,可粗可细,可直可弯,可刚可柔,可轻可重。另外,国画用色,颜色有限,不如油画颜色丰富多样,很难画出特别丰富、细腻、微妙的色彩关系。另外,油画色黏稠,可以画得很厚重,有浮雕感,像伦勃朗的画那样,而国画用水调色,水墨淋漓,但很难画出油画的那种厚重感、质地感。油画用亚麻布当画布,结实粗糙,可以反复刮擦勾点。中国画的点、勾、擦、皴、泼墨等技法在西洋油画中都可以做到(但比较困难),唯独宣纸特有的吸水性能和浸染的天然效果,在西画中是很难达到的。正因为如此,中国画追求水色淋漓、天然自然的情趣,给人以爽快、果敢、巧夺天工的感觉,而油画在这方面则有局限性,相反地油画可以追求厚重、微妙、细腻丰富的色彩效果和肌理效果,这又是国画很难达到的。
△成忠臣作品(真材实料)
中国绘画以墨色为主,有“墨分五彩”的说法,这主要指墨的干湿浓淡、明暗层次,实际上是集中开发了色彩的明度关系,但对色彩的色相、色性、色调、纯度等问题,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应用。有人说,中国画的色彩观念是“意念的色彩”,即主观的色彩。例如,把绿色的竹子画成墨色的或红色的,而西方的色彩是以客观的色彩为准则,是写实的色彩,不仅注意色彩的明暗深浅(即色度),还非常讲究色相、色性、色调、纯度、饱和度、对比、张力(即强度)等因素;另外,中国画不讲究光源,画面上既无太阳又无阴影,只有明暗虚实,没有挖掘光影的内涵与美感。中国画的写生,实际上是“对形写生”,而不是“对景写生”,因为“景”中往往还包括光影和冷暖。西洋油画不仅注重形,更注重色彩关系,特别是印象派,把光和色的表现推到了极致,面对同一景物(如草垛或教堂),可以画出不同光线,不同时间下的不同色调的画面,这又是中国画难以做到的。
△成忠臣作品(真材实料)
再讲讲透视学上的差异:
西画是“焦点透视”,视点固定,不可左右动,前后移动,只能表现有限的空间画面。而中国画是“散点透视”,没有固定的视点,画者如坐飞机,可以左右飞翔,如乘电梯,可以上下观看,故近取村树,远瞻遥山,上观峰顶,下瞰幽居,左右逢源,取之不尽。对于长幅、横幅布局,均能自如安排,而且画家画某处山,却可以不局限在某处山,可以“搜尽奇峰打草稿”,可以“搜妙创真”,重新组合,画出心中之山,这是国画的长处,也是西洋油画的短处。
△成忠臣作品(真材实料)
中国画的构图多为条幅,其次是手卷、中堂、册页、扇面,是“高远”、“深远”的构图,也可以表现“平远”,如《长江万里图》。而西洋油画主要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构图,而且规定了“国际标准尺寸”,相比较而言,不如国画自由。
△成忠臣作品(真材实料)
从创作手法上讲:西画可以随意刮除、覆盖、修改,一幅画可以画几年甚至几十年,可以反复修改,既可以表现水色淋漓、清新透明,也可以表现斑驳厚重的效果。而中国画画坏了,无法重画,最多只能“挖补”,但不能反复修改,更无法覆盖,即使大画家也不例外。中国画的这些特点,决定了中国画家必须“胸有成竹”,“一气呵成”,更多地追求神韵、意境、灵性,而无法追求斑驳厚重的浮雕感。
△成忠臣作品(真材实料)
中国画的体系与西画相比,相对稳定,分人物、花鸟、山水三大科,而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主流和核心,只是到了近现代,人物画才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,但其动力和原因,是因为吸收了西洋绘画中的造型能力和色彩关系。
△成忠臣作品(真材实料)
西洋油画的体系虽然也比较稳定,但各种风格、流派的演变幅度更大一些,近代西方油画吸收东方绘画的主观性和表现性,出现了向东方绘画靠拢的现象。在西方油画中,人物画始终是主流,这与他们重视人的主体作用有关。
△成忠臣书法作品
从整体效果讲,除个别极优秀的作品外,西方油画的效果强烈,比中国画吸引观众,特别是青年学生,喜欢油画者多于喜欢国画者,美术系学生分科,也是选择油画者居多,有人因此认为“中国水墨画已无前途”,这个观点当然不正确,不全面,但绝不是恶意的中伤,倒促使我们清醒头脑,中国画必须革新,否则绝无出路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点这里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社区地图 | 删帖帮助 | 手机版

烟台论坛-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

免责声明: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,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。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